更新时间: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必要补充”成长为“重要组成部分”,再到新时代的“生力军”,民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始终与国家发展步伐同频。国家重大战略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技术、资本、政策等全方位的支持,民营经济通过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既能实现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又能反哺战略目标的落地,形成“战略指引—创新突破—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如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国家能源集团与动力电池企业共建储能电站,打造了国企提供电网接入和土地资源、民企贡献电池技术与运营经验的合作新模式,形成了“国企搭台、民企唱戏”的协同发展态势。再比如,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我国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年均直接投资241.5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投资占比49.6%,以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成为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者与受益者。
“除了餐饮企业转型老年人‘一日聚’,我还注意到一些酒店、度假村也开始拥抱老年产业,进行适老化转型。”周海旺表示,他在调研中发现,类似转型并非个例,例如有郊区酒店,推出两天包吃包住只要两三百元的套餐,花很少的钱就能住星级酒店,这对老年人来说很有吸引力。还有酒店整体改造成为养老院,为老年人提供酒店水准的高品质养老服务。“这些案例都是企业主动适应老龄化社会,对业务进行适老化改造的探索,银发产业的发展为线下实体经济的转型提供了机遇。”
“目前我们建有30个食用菌菇种植大棚,菌菇长势很不错,预计3月份能摆放菌棒30万棒,每天产出各类食用菌菇15000斤左右。”据菌菇基地负责人张晓敏介绍,由于菌菇生长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要求十分严格,所以菌菇采摘也只能依靠人工完成。“现在基地每天都需要20多名工人进行菌菇采摘,这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体育赛事职业化,支持发展体育经纪人队伍,挖掘体育明星市场价值。201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关于对国家队运动员商业活动试行合同管理的通知》等限制运动员商业活动的规定被废止。曾文莉认为,即便如此,目前国内体育经济的价值还有待充分释放。她对已走上职业化道路多年的网球充满希望,认为网球市场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目前,对于理工型拔尖层次的人才,无论是从识别、选拔还是培养,正不断拓展范围。但从现状来看,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够成熟稳定的现象,甚至不免在局部存在一些乱象。比如,旨在为拔尖学生提供成长沃土的教育资源正不断丰富,但在短期内仍难以实现普遍配置。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超前学习经历与家庭条件的相关性表明,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已然融入拔尖学生的成长历程。此情此景下,家长究竟该如何理性客观地识别子女的天赋与能力,尊重他们的志向和兴趣,这对于他们获得适切的教育并充分施展才华,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让千年茶香打破边界,走进当代生活,是传承更是创新。”浙江省茶馆业协会会长、杭州湖畔居茶楼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立在2025年湖畔居西湖龙井开茶典礼上受访时表示,西湖龙井茶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为了引进优秀人才、培养后备力量,湖畔居与浙江大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院校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招聘年轻人才,并面向实习生设立“陆羽奖学金”,“让茶产业的人才队伍后继有人”。(完)
2024年施政报告中宣布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推进“监管沙盒”试点项目是其主要工作之一。“监管沙盒”旨在让行业持份者能在指定航线内以可控和安全的方式就一些项目概念进行测试和试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