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通城县地理位置独特,与湖南平江县、江西修水县相邻,三地文化同源、山水相连、产业相似、经济相融。2024年8月,三县共同编制的《长江中游三省“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总体规划》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开放司复函,并由三省发改委联合发文实施。此外,通修高速于2023年6月开工,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届时“通平修”三地将形成“1小时交通圈”。
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黄土的影响不仅限于墓葬,它还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首先,黄土覆盖了岩石,使得金属矿藏难以显现,这或许是中国较晚进入金属冶炼时代的原因之一。其次,黄土覆盖了大面积的石料资源,使得早期建筑主要依靠黄土,人们用夯土建墙、建房,甚至挖窑洞居住。更重要的是,黄土的特性促成了“台基”(即建筑物的高台)的发明。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商朝之前),人们就在黄土高原上修建夯土台基,并在其上建造重要建筑。这种做法不仅能增强建筑的稳固性,也有助于防御外敌。台基越高,建筑越重要。这一传统延续至青铜时代,如二里头、二里岗、殷墟等遗址的建筑都依赖台基。这种建筑形式甚至影响到紫禁城,其主要宫殿同样建立在高台之上。有趣的是,即便在西方模仿中国的建筑风格时,仍然可以看到这种高台结构的影响。表面上看似砖石砌成,实际上内部多为夯土结构,仅外覆一层石材。我当年写《莲与龙:中国纹饰》时,还未涉及“台基”这一概念,但在这本书的中文版中,我在结论部分特别补充了部分内容,将“台基”这一建筑传统纳入其中。你去过石峁吧?我认为它是近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石峁位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北部,是经济模式变革的关键区域。随着牲畜的传入,当地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是石峁,从内蒙古一直延伸到渭河流域,这片广阔的区域都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例如,在山西碧村,也发现了与石峁类似的建筑结构。这两处遗址都是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
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20日在京举行的发布会获悉,“相约北京·乐享苏韵”江苏省演艺集团精品戏剧2025北京展演周将于3月21日至30日在京亮相。原创昆剧《诗宴·唐才子传》、红色经典锡剧《英雄儿女》、原创歌剧《桃花扇》和京剧《花甲知县冯梦龙》四台大戏将以“三天一台戏”的节奏相继上演。
南凭高铁崇凭段是南凭高铁南崇段的延伸,线路东起崇左南站,经宁明县天西镇、龙州县,终至凭祥市凭祥东站。南凭高铁崇凭段开通运营后,南宁至凭祥可实现高铁直达,动车直抵中越边境城市,两地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4个多小时压缩到1个多小时,进一步完善边境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中国对接东盟便捷的运输通道。(完)
据悉,上海城隍庙恢复祭城隍仪典已有十余年历史,致力于将这一仪典打造为弘扬传统文化与推动公益事业紧密结合的典范。十余年来,城隍庙各项公益事业覆盖助老、助学、救灾等多个领域,积极探索宗教场所参与社会治理“以文化滋养人心,以公益反哺社会”的有效途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当传统产业与银发经济“双向奔赴”,将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场景,释放养老消费潜力。(完)